编者按: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一夜暴富都是不现实的,通过努力一步步改善自己的生活,慢慢积累财富才是正途。本文作者通过自己的策略,从负债2万多美元,慢慢变成了百万富翁。他的致富路径是有迹可循且可复制的,值得我们模仿和学习。本文译自Medium,作者Barry Davret,原标题为" How I Slowly Became A “Middle-Class” Millionaire",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16年前,我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存款不到1000美元,还背着总计2.2万美元的债务。我唯一一次失败的创业经历让我陷入了财务和职业危机。

但今天,我成了所谓的百万富翁,虽然你从我的生活方式中看不出来这一点。我的房子是一个普通的老房子,在美国随处可见。我有抵押贷款要还,同时为我的孩子上大学而担忧,每次看我的信用卡和银行账户余额,我都会紧张。

没错,百万富翁仍然会为钱发愁,因为我大部分的净资产在房子和退休账户中。这些财富实实在在存在,但你不能花掉它。尽管纸面财富有虚幻的一面,但我认为自己是幸运的。我挣的钱足够付账单和为未来储蓄,我的孩子们上的是好学校,从来不用担心他们的一日三餐。

然而,从负债累累到百万富翁的路途并不容易。在美国以前的几代人当中,父母中的一方可以在同一份工作上干上40年,然后在退休后过上相对舒适的生活。但那些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没有像以前那样稳定的职业了,社会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你还需要创造多种收入来源。

1.       学习游戏规则。

在我的财务状况濒临崩溃的一年后,我的经理告诉我有一个空缺岗位在招聘人,工资比我高两个级别。我告诉他我不够格,但他说没关系,我需要突破自己来推动职业发展。我们反复争论,直到他说了一些我后来才明白的话:“如果你想获得成功,你就必须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学习他们的游戏规则。”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不成文规则,有些看起来毫无意义,纯粹是为了炫耀,而且常常只是不公平的。但经营企业的是人类,制定游戏规则的也是人类。你要理解他们想让你玩的游戏,并遵守规则。

你可能会说,晋升不应该取决于工作的表现和结果吗?在创收岗位上,比如销售,情况确实如此,金钱是奖励业绩的一种方式。即便如此,所谓的办公室政治也发挥了一定作用。而如果你是管理人员或报销员,那就完全是博弈论了。

2.      职场再创造。

2003年,我辞掉了全职工作,搬到了西部。就在那时,我开始创业。后来我创业失败,重新进入了就业市场,但是我已经离开我之前的工作两年多了,我的工作技能也和社会有点脱节了。

投了几百个简历之后,我总共得到了一个面试机会。就在那时,我决定进行一项彻底的战略变革:再创造。

我以前是一名软件开发人员,做的顶多还算不错。但我没有继续找这样的职位。鉴于我曾经有作为程序员的经验,还有创业出售抵押贷款的经验,所以我将二者结合,学习了一些项目管理的课程,并利用这些经验成为了一名“抵押贷款处理软件”的项目经理。

很少有人听过这样的职位,而这正是问题的关键。

这种极端的专业化使我成为唯一一个有资格胜任的人。

五年后,我再次进行了类似的战略变革,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职位。在我退休以前,我还会重复这个策略几次。

不断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你不能指望你的技能一直保持在社会的前沿,你也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技能足以让你的工作免受行业结构变化或经济衰退的影响。

3.      开始做副业。

2005年,当我得到那份“奇迹般”的工作时,我的薪水仅仅够支付纽约市高昂的生活费用。之后我就离开了,但我微薄的工资增长最终抵不过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和抚养两个孩子的费用增加。

五年前,我开始做副业赚外快。这些额外赚来的钱让我们可以把钱用于储蓄和投资。我们还对我们的家做了一些装修,增加了它的价值。

如今,我和妻子维持着三种收入来源。这很有压力,也很耗时,但也是必要的。兼职不再是一种奢侈品,而是一种必需品。或许你觉得一个百万富翁四口之家不应该需要多份收入来维持他们的生活方式,但这就是现实。

4.      表现得像巴比伦最富有的人。

1926年出版的《巴比伦最富有的人》(The Richest Man In Babylon)至今仍在财富积累书籍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这是有原因的。它提供了简单而实用的理财建议,比如:“如果你的钱包里有10个硬币,那么只能花9个。”

在我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里,攒下10%是不可能的。如今,多亏了我们有多样化的收入,才得以合理管理金钱。即使有足够的钱,储蓄也需要自律。把零钱塞在床垫下可不行,你最好设置一个自动扣除计划。为了积累财富,你需要储蓄和投资。单凭你的薪水,无论多么可观,都不能保证你的长远安稳。

5.      战略性选择住房。

当我们买房子时,看的很多新房确实装修的好,环境也好,非常吸引人。然而,这些住宅往往都在远郊,在传统的大都市区之外。从历史上看,这些地方的房价涨幅非常有限。

这让我们很难选,于是我们听从了一位房地产专家朋友的建议:“买你能负担得起的、房价历史涨幅最强劲的地方的房子,房子差也没关系。”我们就是这么做的。我们在一个不错的社区买了一个“垃圾”,我们打算在这里住20年。

从理论上讲,买房不是个好选择,在美国,光是维护费用就能花掉很多钱。一个更明智的计划是租一套便宜的房子,然后把你的积蓄用于投资。但这需要很大的自律,很少人有这样的自律,包括我自己。

尽管买一套住房有诸多负面影响,但如果你的房子升值了,那你至少可以在还清抵押贷款的同时,跑赢通货膨胀。

我就是这样一步步成为百万富翁的。听起来可能不那么令人兴奋,有些人甚至认为这样做不值得。但对我来说,通过创业发家致富从来都是不现实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这或许就是最好的致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