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饱和度过高的「今天」任务清单
滴答清单不仅是任务规划和管理的工具,还能是治好拖延症的利器!
我们一定经常使用内置的智能清单“今天”。如果你观察一天需要执行的任务,这些任务其实可以大致分为日程、今日必做完的事项、中长期计划分配在今天的任务。
① 日程:就是当日不得不去做的行程,例如会议、出差、培训、体检等活动。
② 今日必做完的事项:包含了今日必须完成的重要或次要的事项,大到立即完成一份表格、一份报告,小到打电话、取快递。
③ 中长期计划:就是规定在一段时间内需要完成的任务或项目。例如计划要在近段时间内要看的几本书,要学习的课程,要完成的一份方案或总结或项目,要进行的一项会议筹备。
让我们看看把中长期计划全部塞进“今天”的结果是什么:
➤ 掩埋在一大堆任务里面,不想做。
➤ deadline又不是今天,急什么,不想做。
➤ 今天不做或者做一点,反正可以移到明天。(传说中的明日复明日)
➤ 完蛋了,拖到真正的deadline了……救命!
大家很容易看出来,因为deadline很久远,所以中长期计划中的任务往往是拖延症的灾难重地。
二、传统方式:对单个任务的分解
通常对于这类中长期任务中,我们经常使用滴答清单的朋友们都懂得把一个大任务拆分成子任务,逐个击破。
这一过程是必要的,但这是以任务本身为出发点对其进行分解,仅做到这一步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从自身的执行程度出发,进一步的落实,让滴答清单更好地提升我们的执行力和效率。
三、“中长期计划标签+番茄钟」啃掉最难吃的青蛙
在《吃掉那只青蛙》一书中,作者把重要的、困难的任务比作是一只只青蛙。很多中长期任务就像任务库里面最让我们膈应的青蛙,每次都不想去看它,转而去处理更容易的任务。
但是,有了“中长期计划标签+番茄钟”的系统方法,我们无所畏惧!
在这里,我们只要做两步:
① 为这些中长期计划打上标签,而非一股脑放在“今天”。
全部放在“今天”的话,不仅扰乱主次,把今天的重要日程淹没掉,还会让自己产生压力感。 另外,可以补充建立三个智能清单(过滤器),分别是“工作中长期计划”、“生活中长期计划”、“学习中长期计划”。这样,在不同的任务场景,点开不同的过滤器,不同类型的任务互不打扰。 智能清单(过滤器)的建立也非常容易,同时限定清单和标签即可。 ② 第二步,在“中长期计划”中选择任务,进行番茄钟计时。 我们将所有此类计划全部打上标签后,就可以清除掉它们的日期啦。我们看到的“今天”任务列表将会是清清爽爽的“今日必办”! 在我们将所有的“今日必办”完成后,再点开“中长期计划”标签或者相关过滤器,选择任务,进行番茄钟计时。 四、提高效率的两种办法 Tips1:心流状态的25分钟标准时长番茄钟设定 如果工作或学习进入一个心流状态,如何设定番茄钟才能做到既正确统计25分钟的番茄钟个数,又不打断心流状态呢? 我们在此提供一个番茄钟设定方法: 因为滴答清单的番茄钟在遇到紧急事项时可随时暂停,所以可以放心大胆地设置连续的番茄钟,在保证心流状态的同时,正确计算25分钟标准时长的番茄钟个数。 Tips2: 把你的理性时间都标注出来吧! 滴答清单的番茄钟统计页面中,有很详细的专注时长、时间线统计。但如果是自制力不强的小伙伴,可以把番茄钟的执行时间线记录在纸上,你在可支配时间段内的理性自制时间一览无余。 总的来说就是:把很难在短时间完成的任务统一打上“中长期计划”的标签,以番茄钟倒计时,抓住任何空隙时间去完成它! 悄悄地说:还可以在手机桌面上开一个小组件专门显示“中长期计划”清单,时时提醒自己哦! 自我监督的方法是将这些番茄钟时间记录在时间轴上,或者直接横向比较每天的番茄钟数字(所以统一用25分钟的标准番茄钟时长)。 最后的最后,祝大家在使用滴答清单的路上,每天都效率满满!再也没有拖延症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