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刘擎。

我们现在进入苏格拉底的世界,这次来是回答同学的几个问题,我找了一些问题:

1、人最无知的时候是不知道自己身上的问题,最无奈的时候是知道自己的问题,却控制不住或者放弃自己。所以是无知更好,还是无奈也是一种清醒的堕落?

2、学的越多,越发感觉世界的虚无缥缈,生活如梦如戏,挑战又真实具体。在这样的世界,渺小的我们应该如何存在?

3、有时候感觉能干翻这个世界,有时候又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平凡和边界,那我们能永远保持“天真的勇敢”吗?是什么让我们可以获得内心的笃定与平和?

4、为什么许多人懂得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5、越努力越难越累,还不知道方向对不对,如何理解努力的生命意义?

你看这些问题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对自己的人生有迷茫、有焦虑、无奈的时候知道自己的问题,但是不知道怎么做。

大家到「得到」是来干什么的?

前面我听着前几届得到高研院的同学,都是那种豪情万丈,有很多办法,解决很多问题,创造很多辉煌的成就。

但是这些里面我看到了有一丝迷茫,你看它的关键词,堕落、迷茫,不知道方向,希望找到清醒的把握感,找到生命的意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我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

这是一个苏格拉底的回答,他说在重大的问题上我一无所知,他还说过一些话,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但是他没有说经过反省的人生是值得过的,他给出了一个必要条件,但是没有给出充分条件,什么样的人生是值得过的,成功的人生值得过,平凡的人生不值得过吗?

所以在人生意义的这个问题上,没有人是导师。

我经常被误称为人生导师,不是的,在探索人生问题的这个道路上,我们大家都是平凡的,我是大家的同学。

所以,今天我不是一个演讲,是一次交谈,我起了一个标题:我们在余生的第一天相遇,谈谈平凡生命的非凡意义。

生命怎么才会有意义,要有自己的目标,在非常多元的世界里有各种各样的目标,我问过很多人发现大家有彼此共同的目标,第一个目标是要挣钱,第二个目标,是要挣更多的钱。

大家都同意了,要挣钱很容易理解,因为我们要生存,我们要自食其力,这个目标我相信在座都已经达到了,是吗?

你们都是纳税人吗?是的,由于我们税基调高到5000元,我们的纳税人口从一亿二千万还是三千万减少到6512万,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8.9亿的劳动人口中,你是处在最顶层的7%。

我开始不知道这个数据,我遇到了财政部第一任的税务司的官员,我向他抱怨我们大学老师起薪只有5000、6000,他说只要交税就是富人,因为一般在衡量一个国家的时候,如果它是五等分的收入的话,前20%有三种人,而交税的人是7%,20%当中的前三分之一,所以第一个目标挣钱养活自己完成了,祝贺你们。

第二个目标,需要挣更多的钱,要足够的钱,足够到什么程度?

获得财务自由,但是这个目标有一点难,本来我已经达到了这个目标,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罗振宇老师,他请我吃了一顿饭,那顿饭非常好,我悄悄去问服务员这顿饭多少钱,服务员说我们是按每位收的,每位多少钱?我不能公布数字。然后我自卑了吗?没有。

我陷入了沉思,我在算,我一个月的工资大概在买这一顿饭或者两顿饭之间,这不是一个天价,罗振宇老师他们是很慷慨的,但是他们不奢靡。

沉思的结果,第一个目标挣钱是为了自己,第二个目标挣更多的钱不是直接为了自己,是为了挣给别人看,确切地说,我们要通过别人看到目光的反射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所以,大家想想,人生从存在来讲,有两个根本需要,一个当然是温饱,温饱以后怎么办呢?温饱思淫欲吗?

那不是你要做的,温饱思承认,我们要被我们的同伴承认,这个非常古典,古希腊语把它叫Thymos,它可以翻译成血气,我能够体现自己的那种卓越、优秀,被别人识别出来,看出来我的与众不同和非凡,这是一个很强的要求,是非常根本性的。

人要生存,人还要变得卓越、优秀,被人尊重和承认。

然后怎么获得承认,因为大家知道你是勇敢的、善良的,你是有毅力的,为什么偏偏要挣更多的钱才能让更多人承认呢?

因为这是你的价值非常多的表现,但是有一件事情,钱是什么?钱是一般等价的东西,所以,所有东西可以换算成钱。

你说这个人好有意思,会有人说“意思”值几个钱?你说这个人有有趣的灵魂,那“有趣的灵魂”值几个钱?但是反过来说,你说100万有多少意义?好像没有人这么说。

大家发现没有,我们都陷入一种比较单一的通用模式当中,这个模式就是谁挣更多的钱,谁就获得更多的尊重,于是我们的生活就变成了一个竞争的模式,甚至变成了一个战场,我们要赢,因为赢和任何的其它东西都不通用,我们要挣更多的钱。

我们知道我们有考场,有职场,还有情场,所有的地方都变成一个场域。

我在好多地方讲过竞争,会激发非常多的想象力、创造力,大家在竞争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创造。

但是它有另外一个意义,它会把我们会带入某种歧途,由于我们要赢,我们要用尽一切方法赢,我们会用一种特定的眼光看世界,完全用功利的方式看待周遭的世界,包括自然世界,包括人。

哲学家说这个是取用关系,取就是索取,用就是有用,我们在非常狭义的环境下理解“有用”,“有用”就是能帮助我赢,赢就是能挣更多的钱。

大自然是什么?大自然是自然资源。人是什么?人是人力资源。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对我有用的,能够给我带来机会和人脉,带来可以获得利益的价值。

所以,竞争、好胜、创造这些没有错,但是如果把输赢看得很重要,就会带来一个麻烦,我们这个游戏是永远不能停止的。

因为我们赢得了每一场游戏就会开始一个新的竞争,因为你向上攀升了,你到了一个新的阶层发现我还是没有财务自由。

我以前理解财务自由,我到菜场买菜的时候从来不讲价。所以你会攀升到更多的山峰,你会跟更多人比,你会永远记住别人的眼光,而且是以一个财富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生活的意义。

这就会出现一个麻烦,无论你再优秀,再卓越,你要获得的是相对优势,这个相对优势永远是变的,因为你攀比的标准在变。

在《奇葩说》的节目上,李诞举过一个例子,他的一个朋友有一架私人飞机,停在一个机场上,结果发现旁边有阿联酋的王子停了飞机,而且是两架,比他们的飞机大得多。

他顿时崩溃,他说:“我的飞机跟他们比简直像一个玩具。”

这是多么的沮丧,在这样的游戏里,如果它是你唯一的游戏,你会发现你永远处在一种匮乏的状态,你永远感觉到自己平庸,不够卓越,不够优秀,然后你会绞尽脑汁、用尽全力把所有的东西变成你可以取用的资源。

那么我们是不是能够停下来,想想平凡的人生会有什么意义。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电影,是一个动画片,里面有一个灵魂特别厌世,找了很多高人,好像是大心理学家荣格,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附着到主人公身上到了真实世界,突然发现一块披萨是那么美味,一片秋天的落叶原来那么动人,他觉得生活非常的美好,为什么?

这是如此的平凡的东西,他说他从来没有用这种方式感受过这个世界。

这是以一种婴儿般的眼神、视觉和触觉,一种全新般的方式来感受这个世界,这个是赤子之心。

伊朗有一个电影是1997年拍的,《樱桃的滋味》,里面有一个男主角觉得人生不快乐,很想死,他找了一个老者说你帮我死,老者说自杀是不对的,他说不快乐也是不对的。

然后那个讲者讲了一个故事,他年轻的时候也想寻死,有一次他已经开始实施了,在一个樱桃的树上上吊,他突然想品尝一下樱桃到底是什么滋味,因为这可能是他在人间的最后一次品尝,他突然感到樱桃的滋味是如此鲜美,结果吃了一晚上的樱桃。

第二天早上,一大群孩子在抢他的樱桃,他就带着孩子和樱桃回家了,于是他活到了现在。

如果你不是用完全的取用关系看待这个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尝到樱桃的滋味,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像那个灵魂一样,用婴儿一样的眼光来重新看待这个世界。

你会发现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可能它并不言说,但是它用丰富的样子向你开放,这就是非取用的态度。

我以前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海德格尔在一次演讲中讲过什么是一把火,大家今天旁边都有矿泉水,你喝一下这个矿泉水,矿泉水非常自然,对我们来说是解渴,在我们需要喝水的时候,它给了我们需要满足的物料,这是用一种取用的态度。

如果你把矿泉水放在面前,如果不是用完全对象化的方式,它是什么?

粗看起来,它是一个瓶子,瓶子有盖子,但是它有什么用呢,它可以承载一瓶水,它可以维持水,它可以保存水。

但是所有这些东西都是经过很多人努力设计的,你想想这样一个塑料做的瓶子,是无毒的、安全的,里面装的水可能来自阿尔卑斯山,可能来自青岛的崂山,这瓶水把你跟诸多的人和事儿,把你跟广阔的世界、天地、山水连在一起。

海德格尔说,一个容器、一个器物最终实现自己是要倾倒,倾倒在杯子里,倾倒在你的嘴里。

“倾倒”是一份赠予,把世间的天地、山水和那么多人的努力放在一起,倾倒给你,赠予你,这是世界向你敞开。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买得起一瓶矿泉水,所以我们已经收获了许多人间的果实,却来不及细细品尝它们的鲜美。

我们总是和别人比较谁的果实更大、更鲜亮,而忘记了去品尝自己已经收获的鲜美的果实。

这听上去像一个金句,为什么?

因为我们特别操心,我们来不及品尝是因为我们总是永远在和别人比较,谁的果实更大、更多、更鲜亮,而忘记了品尝自己的果实、已经收获到的果实。

所以今天这不是一个答案,这是一份邀请,让我们想想,在那个战场之外,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心灵的花园。

在这个花园里,我们收获着各种各样的果实,我们可以品尝它,我们可以思考生命本已向我们开放的,被我们忽视的、漠视的、忘却的东西。

每个平凡的人都可以有非凡的意义,我们可以感受到生命的伟大的、美好的意义。

当我们在那些战场上,有巅峰时刻,有高光时刻,无论我们胜利还是挫败的时候,我们总可以有自己的心灵的花园在这里歇息,在这里冥想、思考。

在这里重新出发,不是吗?所以你们再去喝一口水,你们品尝到樱桃的滋味了吗?

这个金句之后不是方法论、不是公式,它要求得很多,是一个领悟的时刻,需要一种心境,需要一颗处子之心,来重新打量和看待这个世界。

今天没有感受到,不要紧,我们还有明天。因为每一天都是你余生的第一天。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朴素的尝试不是吗?每一天,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被我们忘记的东西,我把它放在题目中,就是把这个非凡的意义强调出来,揭示给大家。

它意味着我们每一天都是可以重新开始的,我们每一天都是余生的第一天,意味着我们可以有重生的机会,对吗?

第二,我们重生意味着我们有可能像婴儿一样,用新鲜的,没有被这个城市污染、打扰的眼光,再次看待这个世界。

如果你今天做不到,明天做不到,还有后天,因为每一天都是你余生的第一天,在这个意义上,你经过再多的失败、失望,在逻辑上你都不会绝望,因为你有明天,它是你余生的第一天。

这个可能性,它的名字就叫希望。

我想,得到、得到高研院、得到的课程,它给人很多启迪,打开我们的认知,给我们新的方法论。

最终我在这里体验到的是,得到是一个汇聚希望的地方,是让大家在自己心灵的花园里种自己希望的种子,抚养它,让它长大,让它绽放成为生命的果实。

或成为希望的同伴,或成为得到的一员,和大家成为同学,这是我高兴的、也是我荣幸的事情,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