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恭喜你拥有一颗坚强的心脏;如果有,那么很高兴我们今天可以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为了便于大家判断我的方法是否可供参考,我先简述一下我的情况:
本人90后法律人,在律所设立后正式进入创业模式,每天高大上的法律项目与鸡毛蒜皮的行政问题齐飞,客户上帝们随时都会开启让你意想不到的支线剧情。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记录任务是为了避免遗忘,整理任务是为了避免混乱,最后却变成看着漫长的待办清单心情凌乱。最后我不得不承认:在这种工作情景里,管理任务的意义远没有管理时间来得更重要。
为此,我依托滴答清单APP重建了自己的任务管理系统。
▼ 01 清单设置
言简意赅,直接上图👇
细心的小伙伴一定会好奇:我的任务动作,例如为案件撰写方案之类的步骤放在哪里呢?请看我的日常使用方式。
02 我的日常 6:00安排任务 浏览「工作项目」清单,把今日推进各项事宜所应付诸的行动列入收件箱,并在日历界面进行任务时间安排。如果发现时间不够,就择优择重,确保时间都用在重要事务上。 顺带说一句,我习惯使用「三日模式」,因为可以同时看到前后两天的情况。 7:00-18:00工作时间 按照安排好的日程方案执行,如有重要的特殊事项(例如客户紧急情况)则仍旧按照择优择重的方式在日历界面内调整。 工作时间内想起可以做的事情、稍后阅读等信息都丢进「收集箱」里,日历界面尽可能不变动,避免用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挤占时间,导致穷忙。 20:00-22:00 休闲时间 这部分时间会阅读今天留下的稍后阅读文章、按照学习计划学习。好的文章会虚拟打印为PDF保存起来。 22:00 复盘时间 这部分时间主要做两件事情: 一是从日历界面可以清晰地看到今天在各类型事务上耗费的时间,看看自己有没有集中精力推进重要事务; 二是开始整理「收集箱」。 重头戏来了!! ① 必要的且期限固定的任务 例如约好周三上午十点拜访客户、周四下午三点参与讲座等,我会在日历里标注出来,并将任务放进提醒事项清单。 ② 没看完的稍后阅读文章 我会使用Edge虚拟打印为PDF,标上「稍后阅读」标签,在周末集中看完。Finder的标签管理系统非常好用,非常便于文件查找。 ③ 一些新的点子 针对这类信息,会认真考虑可行性,可尝试的话明确期限和目标,例如:「进行律所公众号推广并在7月31日前达到100关注量」,并放进「工作项目」中。请注意一定要明确期限和目标,这样才有努力执行的动力,否则只是放进一个漫无目的标题,很容易在写下之后就忽略了。 ④ 其他今日未能完成的任务动作 例如写一篇文章、看XX案件案卷之类的动作,我在当天全部删除,清空整个收集箱。 03 清空收集箱的原因 这是我今天要说的主题:不要害怕遗忘。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精力有限的我们希望自己面面俱到,于是焦虑、恐惧、压力重重、无时不刻想获得对生活的掌控感。我曾为了追及周围光芒万丈的律师前辈的脚步疯狂工作,然而真正深入这个群体后,才发现精英形象的背后也是负重前行。 没有谁能够逃脱时间和精力的双重限制,差别只在于你能否识别并尽可能完成那些更有意义、更重要的工作,从而让你的每一天都在推进未来的发展。 诚然,选择并不代表要遗忘,但极简才能保持专注。收集箱或清单里堆积如山的细碎动作会占据我们的视线,影响我们的思维,而且也没有重要到我们需要确保自己不要遗忘的地步。 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将自己的视线引导回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项上,它们往往是会直接影响我们工作产出的内容。 当然,保险起见,我们会罗列并保存重要的工作项目,以便每日回顾,反思进度情况。这样既保证了灵活性,也让我们每日重温自己需要专注的重要目标,避免被困在那80%的闲杂事务里。 至于那些紧急但不重要的任务?当它找上门来时,从速解决或者分配出去吧。相信自己的判断,不重要的,终归不重要。 04 写在最后 这是我使用滴答清单的第2270天。在过去探索任务管理方式的道路上,我一路兜兜转转,从 Sorted 到 Omnifocus,最后总免不了回到滴答清单。 滴答的独到之处在于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构建系统的平台,让我们可以随着人生阶段和工作模式的变化不断探寻当下最适宜的自我管理方法。 总而言之,方法终归是工具,理念才是首位。要问如何寻求适合自己的管理理念,那唯一的途径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的:认识你自己。 最后,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