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记则罔,记而不学则殆。通过这个系列的文章,读者将可以在保留原有笔记工具习惯的前提下,把笔记工具和复习工具Anki打通,做到“学习、思考、记录和复习”的最小学习闭环。
◈ 改变不良习惯
根据有效学习的一般原则之一[1]的要求,我们要对学习内容进行分解与重塑,或者用自己的话进行转述,而收藏、转存、复制、粘贴、批量导入等行为只会满足个人的囤积欲,形成“学习的错觉”。
◈ 改变笔记方式
第一,控制笔记的大小,一篇笔记只记一件事,只有像这样组织良好的信息才能在之后进行关联思考时被高频复用;
第二,每条笔记都要写上标题,借此明确该知识点的使用场景;
第三,对知识进行重塑,不仅仅是用自己的话,哪怕是调个顺序、做下概括都会让记忆变得轻松许多。
◈ 改善回顾方式
闪卡的复习就是看问题想答案,是一种提取式学习,而以往我们直接在笔记本上或电子笔记工具里浏览只能算是重复式学习,后者的复习效果远不如前者,具体可参考复习的三重境界一文。
并且相对于其他复习工具而言,Anki也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卡片的形式有利于引导我们设计组织良好、信息相对最小化的卡片;即使你的复习任务量很大、复习周期很长、内容难度差别很大,用久了也不会陷入混乱;你在Anki里学习的数据可以用来定制薄弱项的强化学习;全平台[2]适用,随时随地可用;周边插件[3]生态丰富,相当多的国内外学习工具都做了兼容,比如MarginNote、BookxNote等;案例丰富,各行业各学科几乎都有先例;最后,很多人视为缺点的“自己做内容”其实是Anki的最大优势,自己组织的笔记其实承载了自己的思考,同时也匹配了个人在不同时期的学习能力。
从印象笔记转入Anki的过程主要是记录、转换、导入三步,下图提供了直观的演示。
◈ 第1步:记录
在印象笔记的电脑端[4]选择“新建笔记”,然后选择“Markdown”,即可新建Markdown笔记。前三级记文献信息,如书名、章名、节名等,在第四级记问题,在第五级记答案。更多变通用法可参考具体可参考最小学习闭环系列:卡片笔记的格式与模板一文。
印象笔记关于Markdown入门[5]的介绍也很简单,而我们需要用到的语法更简单,只需要用到:N个井号表示第N层,左右各两个星号表示加粗,左右各一个星号表示斜体,并且注意井号和后面文字之间需要保留一个空格。只需要记住这四句话,就可以使用Markdown笔记功能了。不仅内容可以转入复习,在印象笔记中标记的加粗、斜体的样式也可以在Anki中以高亮的形式突出显示。和大多数Markdown工具一样,图片需要以图床链接的形式添加。
左右滑动下图,可查看几种模板类型,也可以从文末获取印象笔记的Markdown模板[6](图片可点击放大)。
<<< 左右滑动见更多 >>>
如上所示,Markdown一般都有两栏,左边是编辑栏,右边是预览窗口。
通过点击相应的按钮,可以实现全编辑窗口或者全预览窗口的效果,对应按钮见下图。
<<< 左右滑动见更多 >>>
◈ 第2步:转换
复制Markdown笔记,粘贴到如下图所示的md2anki[7]页面,转换就会自动完成。右上角的笔记可以放到讯飞有声APP里进行听回顾,右下角的CSV文件就可以下载后导入Anki复习。
注意:如果是第一次导入,需要先下载配套的Anki模板[8]并提前导入Anki。这样我们在印象笔记里记录的字段,就可以和Anki的字段对应起来,笔记就能从文档的形式变成闪卡的形式。
将前面下载得到的CSV文件导入Anki。从电脑版Anki的菜单栏选择导入,导入窗口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
◈ 第3步:复习
笔记转入Anki以后的复习效果如下图所示,左右滑动图片查看闪卡的正反面效果和引用内容的点击查看效果。
<<< 左右滑动见更多 >>>
如果你是印象笔记的用户,不妨从此刻开始,试着去暂时戒掉转存、收藏的癖好,选择真正重要的、系统性的知识(如课程、书本等)去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
在学习的同时,及时记下自己的思考成果,然后当天及时把笔记转入Anki复习,然后再带着复习几次,相信你也能从学习中体会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